×
文艺理论与批评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历史贡献

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⑧。邓小平对其理解与处理是辩证的、全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个马克思主义方针的条件在我国日益成熟,但在实际贯彻和执行当中,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完整的,它不容许被割裂、曲解。不提百花齐放是不对的,百家争鸣要使不同学派之间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这一方针要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澄清了在这一方针问题上的混乱,“双百”方针要为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而不能反对之、漠视之。邓小平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谈道:“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有其社会效益,又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所应坚持的原则。不讲社会效益,只讲经济效益,或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中都是片面的观点和做法。我们应当避免走入各种岐途,而应堂堂正正走在正道上。邓小平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说:“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在文艺界也传播开来了,从基层到中央一级的表演团体,都有些演员到处乱跑乱演,不少人竟用一些庸俗低级的内容和形式捞钱。很可惜,有些名演员、有些解放军的文艺战士,也被卷到里边去了。对于那些只顾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而不惜败坏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的人,广大群众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有些混迹于艺术界、出版界、文物界的人简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理论界有认为,既然现在是社会主义阶段,“一切向钱看”就是必然的,正确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对文艺界的“一切向钱看”起了坏的影响。“一切向钱看”是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观点,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受到进步人士的批判,他们也是看重社会效益的,讲究精神产品的质量的。文艺工作者当自律自省,意识到作为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不辱文艺工作者的光荣称号。第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工作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相信人民,邓小平文艺理论在人民与艺术、艺术家的关系上,空前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的创造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与文艺工作者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斗争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检验文艺作品的仲裁者。文艺要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塑造好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形象。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才能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与艺术之间有着辩证互动的关系。也只有人民欢迎的文艺作品,才有市场。邓小平文艺理论是党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文艺理论,关于人民是文艺实践的源头和归宿的观点,贯穿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把一向被旧美学所冷遇的人民大众置于历史进展的伟大运动中,对于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极其重视,在他的文艺理论中从接受者的范围与位置、创作者情感移向的转变及艺术升华等方面述及了人民与文艺、文艺工作者的关系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谈人民与文艺、文艺工作者的关系,又有新的时代特色。从文艺的接受层、欣赏层、传播层看,我们的文艺都是属于人民的。纯粹宣扬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艺术、脱离人民在象牙之塔孤芳自赏是与文艺为人民服务格格不入的。由于人民精神生活有多方面的需要,文艺在社会具体的主体实践中才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对作为物质、精神创造者、传承者的人民来说,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应当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把它看作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工程来实施。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人民整体素质品格和规范操守现代.99.化的迫切需要。文艺在主体客体的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人民既是文艺活动的受体与中介,也是文艺活动的源头与归向。邓小平说:“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几千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来,他们满怀信心,艰苦奋斗,排除一切阻力,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没有把他们压倒。任何严重的困难都没有把他们挡住。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9邓小平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他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以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而自豪。他关心群众生活,代表群众意志,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他的人民群众观影响了他的艺术观。他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社会生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创造,他们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本质,不外体现了人的本质和特性,在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改革建设运动中,新人的本质更能凸现时代的精神和理想。邓小平文艺理论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正确的方向。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邓小平看到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④邓小平强调了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是从本体意义上而言的,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文艺工作者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只能加强,而不能做有违人民根本利益,不尊重人民的民族习·100·惯、风俗、文化、传统,甚至敌视人民,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事体。那种狂妄自负、贪婪龌龊到头来会受到人民的唾弃、惩罚。深入生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贴近人民、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会有深入的生活积累、艺术积累、理论积累,不辜负人民母亲的养育之恩和热减之望。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运动,呼唤人民的作家艺术家讴歌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时代。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把握跳动着的时代脉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愿望,就能有效地加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这并不难理解。作为创造现实运动的历史主体,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质量的优劣得失完全可以给予恰当的评判。这里不是指单个的个体,而是指的整体意义上的人。真理要到实践中检验,而检验的主体是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民。文艺作品也概莫能外。第四,在文艺创作活动中,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精心营构和独特运思,离不开他们的审美化了的感觉器官及其稔熟的形式技巧、手法,邓小平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的主体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肯定,提出了对文艺工作者的具体要求与期望。创造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文艺,表证中华民族审美理想、艺术趣味的文艺作品,就能够跻身世界艺苑。作家艺术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和文明使者。邓小平一贯重视文化工作、文艺工作、重视从事文化宣传教育的知识分子,强调文艺工作者理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护和尊敬。“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就是说,文艺工作者要有科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有“望远镜”、“显微镜”,有坚定的立场、信念,能够分清主流支流,明辨是非,不至于在风浪里迷失方向。不论是来自“左”的和右的,违背绝大多数人利益和意愿的错误倾向,当进行有效的抵制、谴责和反对。文艺创作要同意识形态领域的其他工作紧密配合,造成全社会范围的强大舆论,引导人民和青年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提高社会主义的精神境界。邓小平说:“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⑩邓小平在此高扬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指向,也不外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目标而展开的,文艺要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再进一步,邓小平倡导健康的理想、作品、表演,以求净化人们的灵魂,增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命感。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具有认真的态度,形成谨严的作风,尽力尽心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只要深入群众建设新生活的斗争,创作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就能够做到振奋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推动他们勇敢献身于祖国各个领域的建设和斗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精神产品商品化应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注意文艺作品在演出、展览、阅读、播放等活动中的社会效果,杜绝不良影响的产生及误导。对于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人民群众的疾苦,要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①拙文《学习与运用邓小平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l期。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⑩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209、255、210、256、392、212、210、209、211—212、211页。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以乐观的、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精神信仰消除社会矛盾运动中所出现的迷惑,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凭借文艺这一形态协调政府与人民间的关系,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秩序环境。邓小平并不只注重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效果,还希冀文艺工作者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叨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毛泽东就曾提出文艺作品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文艺的民族性与文艺的世界性是有机的统一,不能把民族性、世界性对立起来讲,二者共处同一体中。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都有令文艺工作者自由翱翔的广阔天地。邓小平看到,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文艺发展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只能使文艺的路子越走越窄,且会失去市场,为人们所摈弃。文艺工作者学习、借鉴中外文艺大师的作品,掌握好艺术技巧,博采众长,来丰富自己民族的文艺,首先要赢得自己人民的喜爱、欣赏,立足本国,走向世界,忘我攀登,努力创新,屹立于世界艺苑的中国文艺腾飞之日就不会离我们太远,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辉煌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⑧参见拙文《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再认识》,载《文艺研究》1990年第3期。⑩《X叫、平文选》第3卷,第40页。(责任编辑神怡)·10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美的形式与美的方式李平(深圳大学艺术学院)一、回到现实需求本身设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生活中的现实需求。脱离人的现实需求,设计将变成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现实需求,是关涉到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当然,现实需要是物质的,生理的需要。但是,人作为符号的动物,他的任何需要,任何活动都不是纯物质、纯生理的需求,而同时是价值、意义、理想的追求。正如卡西尔所说:“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①所以,人才超越了动物的存在达到了质的飞跃。人的本性决定了人的现实需求是包涵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符号性、理想性、可能性的需求,因此,它具有几方面的特性。首先,现实需求具有必然性。入的现实需求不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或附加的需求,而有其实现的必然性。如穿衣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人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停留于遮体御寒以维持生命,而是不断发展为讲究舒适、美观、时尚、象征等意义,现代社会服装已成为一种具有多种社会文化内涵的符号形式,这正是不同于动物的人之为人必然如此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现实需求又是人类普遍意义上最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人总是在现实中追求他能体验到的最符合他的本性的价值,正是这种追求才使人类的需要不断实现又不断发展。如扫帚是清洁最初的工具,但人不但要完成清洁,还要用更好的方式去完成。因此,这种对更好的方式的追求拓展了人的现实需要,所以就有了从扫帚发展到手提式吸尘器,再到内装雷达探测装置的免提式吸尘器。这种从人力——半自动——全自动的人造物,一次又一次突破了传统的清洁方式,将人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到新的层次。可见,人的现实需求不断要求更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实现。正是有了这种价值的追求,才创造出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新方法。人的现实需求及现实活动总是以最高价值追求为指向的。所谓现实需求,还强调需要的现时性、现在性、流动性。既有现在,就有过去和未来,人的基本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中的,人的现实需要是由过去需要发展而来的,又会变为未来的需要。基于这一点,人的需要、创造,都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的活动过程中。二、对“功能”由实体概念到关系概念的重新界定功能是对应人的现实需求的“合目的性”的实现。而由现实需求的基本特性,“合目的性”又可分为“有目的的合目的性”与“无日的的合目的性”。前者属于理解之内的、显在的层次;后者·102·属于理解之外的、潜在的层次。不管原始人对石头的加工,还是现代人设计和制造一件产品,都有明确的目的,它们的完成,就是“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实现,也就是功能的产生和实施。但这只是功能的一部分内容,在人类使用这种石头或产品,即在实现它们功能的同时,还随之产生另一种功能。如在加工石头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种肯定性的精神评价,即它比未经加工的石头更有利于人的目的,这就同时实现了另一种功能,或称为精神功能。而这种功能在打制石头的时候并不作为明确的目的存在,但它却实现了一种正是人们在实现它时才感到需要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可以说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如果说,任何产品的实现(包括设计、制造、使用全过程)都包含着一种将要产生的、还不为人们明确意识到的新的功能,那么,两种合目的性的实现就会不断拓展人的目的性并因而不断拓展功能概念的内涵。因此,功能概念由于具有这两种性质,就有了自身的开放性。在人类实践意义上,功能概念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须从人的现实需要来理解。现实需要是人发展的动力,现实需要的实现就是功能中“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实现,这种实现又同时实现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后者进而逐渐成为人的现实需要的内容,纳入人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正是人对外物功能界定的基础。如果说原始人的现实需求是生存,那么他活动的目的性就是要猎取和加工野兽,他对作为完成这一目的性的石器功能的界定就只能是投、砍、削等。在长期使用石器的过程中,石器对于自然的石头以及人对于动物的优越性这种体验与意识就逐渐积淀为人的现实感觉与需求的内容。人的目的性随之改变,它不再仅仅是生存,而是增殖了更好地生存这种价值意识。从而,“加工”本身所带来的各种要素,如方便性、准确性甚至美观性等便进入新的功能概念,成为人的现实需要的一部分。因而,石器的“功能”扩大了。可见,人类造物活动首先表现为好、方便、舒适、美观等价值评价形态,进而创造出完成这一价值目的的种种手段、方法,由此表现出设计始终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价值、意义的创造性质。所以,人的现实需求是功能概念的内在规定性,也是设计的内在尺度。现实需求在以目的性及其实现机制而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活动中不断同化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扩充自身的内容,改变对外物功能的界定,形成了现实需要——有目的的合目的性——功能(有目的的合目的性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新的现实需要这一无限发展的模式。因此,“功能”概念的实质不是外物固有的,外在于人的孤立的、静止的独立存在,而是在与人的现实需求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中不断拓展其内涵、不断重新界定的人利用外物的能力和尺度的一种标志,是一种关系、价值概念而不是一种实体概念。正如“卡西尔以‘功能’对立于‘实体’就意味着:不可能把一个绝对的价值归为一种数学因素,因为这一价值由它可能属于的各种不同关系所决定。”②三、“功能”与“形式”的内在统一1.内涵界定的统一;功能概念由外在于人的外物固有的独立实体还原为内在于人的能动性的价值关系,就使功能概念具有了更高层次的包容性。由这种功能内涵的包容性,我们达到了功能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消解。应该认为,不仅方便、准确、舒适等属于功能的范畴,美观等形式要素同样属于功能的范畴,它同样属于人和物的一种价值体验关系。形式主要指人造物的外观造型处理,它一方面是时代审美意识、现实活动的反映,一方面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创造出的表现社会时尚的流行.]03.

上一篇:文革时期三突出文艺创作理论的出笼及危害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