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标准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再一次深刻论述了新时代党的文艺思想,并特别强调了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历来被视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伟大文艺作品频出的时代,必然有同样伟大的文艺评论。一方面,文艺评论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出文艺作品的美丑、优劣,检验文艺创作的真实水准;另一方面,文艺评论还像苦口的良药一样,可以纠正文艺市场的病态和不良倾向。因此,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一个“高度”,一个“切实”,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重要性的准确把握和抓好文艺评论迫切性的深刻认知。
但是,近些年来的文艺评论却面临失范、失职、失衡、失常、失效的窘境,“无标准”成为一种常态,真正有深度的振聋发聩的力作日见其稀,能够引起业界争鸣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评论愈益难得。存在部分靠人情和红包打点过的评功摆好式的评论,部分毫无色彩、人云亦云、温吞水般的读后感式的评论,部分堆砌概念、不着边际且盛气凌人的术语式评论,部分为夺人眼球、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的谩骂式批评,这样的东西正日甚一日地吞食着文艺评论的肌体,损害着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良好信誉。因此,在北京文艺座谈会召开六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文艺批评和鉴赏的四个标准,即“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营造文艺评论的良好氛围,引导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运用“历史的”标准,使文艺评论更有厚重感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历史的”观点主要被用于对文艺作品意识形态方面的批评,即要“把文艺作品置于其所以产生、所以会以如此形态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分析……从而揭示存在于作品深层的历史观、社会观的实际意义”。可见,“历史的”观点实质在于强调文艺批评要关注文艺作品的社会历史本质,并侧重对文艺作品的历史镜像进行认识、理解和阐释。
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的”标准,并不局限于马恩经典作家那里的“历史的”观点,而是具有更加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即当代文艺创作和评论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现在许多文艺作品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商业效益,无视历史事实,任意“戏说”“割裂”或“颠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的教育熏陶功能荡然无存,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恶劣影响。因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批判了某些文艺作品中存在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现象,批判了“以洋为尊”“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等问题,并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历史存正气”。由此看来,习近平总书记重新提出“历史的”标准,既是基于强烈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运用“人民的”标准,使文艺评论更加接地气
人民的文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发展的价值追求。文艺批评要运用“人民的”标准,就是要自觉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最终评判者,并引导人民积极参与到文艺活动的鉴赏和批评中去,自觉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艺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民的”观点,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进行过相关方面的探索。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列宁也强调过,“文学必须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当然,明确把“人民的”观点作为独立的文艺评论标准和原则,则始于习近平总书记。他主张以人民尺度去评判文艺创作的成败和文艺作品的优劣,这应该是文艺评论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这种突破不仅是新时代文艺评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也表明我们党对新时代文艺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
运用“人民的”观点进行文艺评论,首先应体现在文艺评论的写作实践上。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去认识作品、评骘时流、臧否世态;在文风上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不要盲目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其次,要根据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实践需要进行文艺评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作品存在的价值,也是文艺评论存在的价值。文艺评论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和情感需求出发,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去认识文艺作品中反映的生活规律,去品味作品中体现的百味人生,这样的文艺评论更加温暖,更加接地气,也更具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上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人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