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典型”理论的影视运用研究 ——以电影
一、马克思文艺理论与“典型”理论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知识的形成,因此,自然便成了人化的自然,文艺作品作为人类的精神产物,也遵循这一原则。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能动认识,才逐渐出现了反映人们生活状况或是精神状况的文艺作品,即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马克思强调,必须将文艺作品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对其进行分析,才能把握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在马恩文艺观中,有一项重要的思想理论,即“典型”理论,它作为一种理论观念,也是一种创作方式,对多种文艺作品的创作、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典型”指可以代表某一类事物或人的特性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将“典型”归纳总结为理论论述,影响着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有一些艺术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最直接的艺术表现手段,如小说、戏剧、影视艺术等,在这些艺术形式中,人物形象往往利用“典型”理论的思想进行创作。首先,“典型”理论与现实主义同时被提出,即“典型”理论与现实主义相辅相成,这也就体现了研究“典型”的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意义。其次,“典型” 是对人物形象中某一类特征的总结与归纳,但由于其表现对象往往是个体或个案,所以它又具有探讨个性与共性问题的范畴。最后,任何人物无法独立于世的存在,对个体研究,也需要关注其存在的集体,“典型”人物往往又和“典型”环境形成统一,即形成了研究“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辩证关系的思想。“典型” 理论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致菲·拉萨尔》《恩格斯致菲·拉萨尔》《恩格斯致明娜·考茨基》和《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这四封信中。本文将逐一分析“典型”理论中的三个内容,并对电影《过春天》体现出的“典型”理论进行阐述,对现今影视艺术中“典型”理论的应用技巧加以研究。
二、“典型”理论的具体内容
(一)论充分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是基本原则。现实主义,表示使用简单的手法,不添加过多的修饰,客观、真实的展现现实的生活或者行为。马克思在《致菲·拉萨尔》的信中,对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的真实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指的是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它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这种规律还应包括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言富有生活气息等。例如《旧人与新人》,恩格斯表示,这部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人物形象完美无缺,属于理想化的席勒式手法。“席勒式”即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它过分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单纯的精神的传声筒。[1]马克思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应当学习莎士比亚,人物的塑造不能脱离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现实生活,需要客观地创作,如果做不到莎士比亚化的创作方法,偏重于主观唯心的创作手法,往往和现实主义存在偏差,成为席勒式,设计出的人物与情节往往不可能正常发生。
(二)典型是个性,也是共性群体的某个个体
“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2]这是《致明娜·考茨基》的信中对“典型”的一个总结性描述,它强调了代表性、普遍性——“这个”。它充分地说明,文艺作品中,“典型”是鲜明个性与充分共性的辩证统一体[3],这一含义不仅适用于文学,戏剧作品,也同样适用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人物的塑造应该从现实出发,使人物得到具象化的展现,不能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且,我们需要承认人物的缺陷性,如果不对人物进行真实的描写,往往会将其抽象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这样就会丢失其应有的个性。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使人物具有共性可以使人物成为真实生活的代表,使得更多观众在这一形象中体会出自己的“影子”;个性的保留可以使得影视作品具有情节冲突,增加了电影“奇观性”。充分利用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可以在塑造人物时,做到体现出其典型性与普遍性。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 年4 月,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一信中,对其写下“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强调“典型”理论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互相辩证统一的思想,对现实主义典型人物的塑造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首先,典型环境是用来描述现实社会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通过对典型环境的营造与描述,它可以达到“全局和局部、普遍与特殊、本质和现象的有机整体[5]”,典型环境包含不同的社会关系、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事先建构出影片表达的完整的世界观,人物所发生的故事都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观下,这便是事件发生的大环境,在大环境中的人物也会具有更强的典型性。其次,马恩曾经说过“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即说明典型环境的建构也对典型人物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有助于帮助典型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典型人物作为能动的人类形象,在电影环境中发生故事,也会对典型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二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现代电影创作中,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相互制约、发展与影响,也有利于创作者进行影片价值观的建构。最后,不能忽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恩格斯认为,在进行典型环境的创作中,不仅要有自然主义的真实性,并且不能忽视细节的真实。只有达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才能构成完整的典型环境。
上一篇:“中国故事”系列思想的文艺理论内涵及传统文
下一篇:没有了